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,是現代制造業的脊梁,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,機床裝備的性能、質量和擁有量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。目前我國機床產業規模已經位居世界前列,但卻是全球機床第一進口大國,高檔機床對外依存度高,仍然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挑戰,此時發揮機床產品檢驗檢測作用,以檢促評,以檢促研,提升產品質量,推動產業升級,塑造優勢品牌,提高用戶企業對國內機床產品的信任度,進而促進行業發展,顯得格外重要。
1 機床質檢機構在中國機床產業發展中的定位
1.1 完善運行管理體系,服務行業發展
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,在服務業牽引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指引下,檢驗檢測工作已經成為現代服務業、生產性服務業、高技術服務業的必要服務手段。作為國家機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,其作用不僅僅是對產品進行監督抽查、出口檢驗、新產品鑒定、定期檢驗等常規項目,還應重視機構的可持續發展,轉變自身定位,將監管轉變為服務,完善運行管理體系,組建高水平團隊,結合用戶企業需求,樹立行業威信,形成規范、嚴謹的檢驗檢測模式,出具科學、準確的檢驗報告,客觀、公正地評價被測產品的質量水平,實現將檢驗檢測作為連接政府、市場、社會的“傳動軸”,通過創優服務、創新治理,打造契合市場需求的創新服務模式,促進我國機床行業快速發展。
1.2 加強能力建設,促進產品質量升級
加強機床裝備測試方法、標準的研究以及相關儀器設備的研制,構建先進、系統、完整的機床檢測能力,完善“政產學研用”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,解決部分制約產業技術進步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,將檢測中心變成科研服務平臺、公共服務平臺、開放實驗室、決策咨詢平臺、技術培訓平臺等,為國家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技術、決策、人才動力,充分發揮國家級檢測機構的支撐作用和影響力,市場化運行,將目前機床企業的被動檢測轉變成主動檢測,對產品進行打包式檢驗,持續向企業提供產品改進意見,切實有效的提高機床可靠性,促進機床產品質量升級。
1.3 發揮特色優勢,加強協作,推動區域經濟發展
目前,我國具有各類產品檢測機構二萬多家,屬于國家隊的六百余家,其中國家機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四家,機構分布在國家不同的地理位置,分別設立在北京、沈陽、山東、四川,各檢測機構職能互有交叉,卻又各具特色,因此應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,有效提高機床制造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,同時應加強行業協作,在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,優勢互補,相互促進,交流常態化,發展差異化,推動資源共享化,減少國內競爭,與機床企業和用戶企業緊密合作,并利用各自的區域優勢,為地方產業發展做出貢獻,推動產業升級。
國家機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(四川)在相關部委推薦認證下于今年初正式獲得國家授權,是根據合理布局獲批的最新的國家級檢測機構,該中心依托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,是用戶企業中的國家級機床質檢中心,也是西部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機床質檢中心,更是軍工體系內的國家級機床質檢中心,因此應結合自身軍工特色,發揮軍工體系質量控制優勢,促進軍工核心能力建設,關注民族產業安全,為完善專項驗收和機床技術狀態控制提供技術服務,將軍工技術與需求有效融合在機床行業,提升機床產品質量,引導西部地區支柱性產業之一的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,更加高效地促進西部乃至整個機床行業的轉型升級。
2 對專項檢測工作的啟示
2.1 以檢促評,建立行業評價體系
開展相關產品性能檢測,以檢促評,以市場化手段操作,以用戶意見評價為主體,建立行業評價體系,保證測評工作的可持續性,了解產品發展實際情況,進一步發揮專項的引領作用,為推廣應用建立數據基礎,為下一步專項安排提供數據支撐,切實發揮機床行業和軍工行業長效合作機制,為增值稅減免等配套政策的提出提供依據,推動機床行業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。
2.2 以檢促研,建立技術創新體系
以檢促研,推動建立檢測技術創新體系,研究新的檢測技術、檢測方法和檢測手段(自動化、一體化集成等),加強可靠性設計與性能試驗技術研究,引導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行業企業主動開展可靠性試驗、可靠性統計工作,推動制定可靠性制造工藝規范及評價標準,從而推動行業各類產品可靠性水平的普遍提升。
2.3 有效部署,推動機床行業標準化進程
促進數控機床標準的貫徹與實施,推動檢測機構與企業協作攻關,協助企業建立新的標準以及制造與驗收技術條件(即技術規范),填補大量新產品、新裝置、新技術、新工藝標準出現的空白,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,將好的企業標準推廣至專項產品甚至整個行業,并爭取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機床技術委員會會議上,提出機床國際標準中國提案。
2.4 搭建平臺,推動行業信息交流
支持檢測機構建設成為用戶企業、機床企業和機床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討機床發展、技術交流、解決技術難題的平臺,全面推動機床企業技術創新,將監督檢驗以及項目驗收中收集的質量問題及改進方案、先進結構等進行定期交流,以促進產品質量改進,加快推動行業發展。
下一篇:專用加工機床定位方案